


苗木名稱 | 米經(cm) | 高度(cm) | 冠幅(cm) | 地徑(cm) | 價格(元) | 單位 |
金森女貞 | - | 40 | 20 | - | 0.55 | 元/棵 |
金森女貞 | - | 50 | 30 | - | 1.8 | 元/棵 |
金森女貞球 | - | - | 80 | - | 30 | 元/棵 |
金森女貞球 | - | - | 100 | - | 45 | 元/棵 |
金森女貞球 | - | - | 120 | - | 70 | 元/棵 |
金森女貞球 | - | - | 150 | - | 150 | 元/棵 |
生長習性
生低海拔的林中或灌叢中。喜光、耐旱、耐寒,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酸性、中性和微鹼性土均可生長。
1、耐熱性強:35℃以上高温不會影響其生態特性和觀賞特性,仍顯翠綠。
2、耐寒性強:種植區域可達北京以南,西安以東,可耐-9.8℃低温。
3、金葉期長:春、秋、冬三季金葉佔主導。只有夏季持續高温時會出現部分葉片轉綠的現象。冬季植株下部老葉片有部分轉綠現象,但温度越低,新葉的金黃色越明豔。
形態特徵
大型常綠灌木,高3-5米,葉及樹幹無毛。金森女貞小枝灰褐色或淡灰色,圓柱形,疏生圓形或長圓形皮孔,幼枝圓柱形,稍具稜,節處稍壓扁。葉片厚革質,橢圓形或寬卵狀橢圓形,稀卵形,長5-8(-10)釐米,寬2.5-5釐米,先端鋭尖或漸尖,基部楔形、寬楔形至圓形,葉緣平或微反捲,上面深綠色,光亮,下面黃綠色,具不明顯腺點,兩面無毛,中脈在上面凹入,下面凸起,呈紅褐色,側脈4-7對,兩面凸起;葉柄長0.5-1.3釐米,上面具深而窄的溝,無毛。
圓錐花序塔形,無毛,長5-17釐米,寬幾與長相等或略短;花序軸和分枝軸具稜,第二*分枝長達9釐米;花梗極短,長不超過2毫米;小苞片披針形,長1.5-10毫米;花萼長1.5-1.8毫米,先端近截形或具不規則齒裂;花冠長5-6毫米,花冠管長3-3.5毫米,裂片與花冠管近等長或稍短,長2.5-3毫米,先端稍內折,盔狀;雄蕊伸出花冠管外,花絲幾與花冠裂片等長,花葯長圓形,長1.5-2毫米;花柱長3-4毫米,稍伸出於花冠管外,柱頭棒狀,先端淺2裂。
種植要求
插穗要進行修剪和生根處理。插穗*好選取約8至10釐米長,具有3至4片葉的健壯枝。為充分利用母本資源,也可以採用一芽一對葉的短枝扦插。
剪好後穗條按要求進行分類,一般分成上、中、下三段。再進行插穗消毒和生根處理。可用生根劑IBA1000至2000毫克/千克,將插穗下部1至1.5釐米部分在藥液中蘸5秒即可。插穗消毒可用百菌清或甲基託布津600至800倍液直接浸泡等方法。
扦插深度以1.5至2.0釐米為宜。每孔1株插在孔的中間,扦插完畢後立即做好標籤、澆透水、葉面噴施500倍液甲基託布津+炭疽福鎂液。
用竹拱時,苗牀兩端需插一個X型的竹拱以支撐薄膜,每個拱間距以0.8米為宜。一般用寬3.0米的一次性無滴膜,*後用土或河沙把膜四周完全密封。